1)第1533章 不同人的回答_宗明天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“《三国志》蜀书可看完了?”坐在乾清宫内,允熥扫视了自己的儿子们一圈,出言问道。

  这是允熥教导自己儿子与亲王世子的时间。如果不发生意外,这些孩子将来都会被分封到海外,虽然有父母之邦做后盾,但也要学习如何治国理政。允熥有了空闲时候,就将年纪稍微大一点儿(十二岁)的孩子都叫来亲自教导一番。

  而且今日还有两个编外人员:朱褆与朱裪。他们入宫来见允熥时正好赶上他教导儿子们,就要退下;可允熥既然一向表示把他们两个当做亲侄儿,岂能让他们就这么走了?也就留下两人各发了一本《三国志》坐在后面。

  “看完了。”文垣等人与朱褆朱裪齐声答应。

  “《诸葛亮传》可从头到尾认真仔细看了一遍?”允熥又问道。

  文垣、文圻、朱裪当然马上又答应一声,可有些几个虽然也答应了,但声音略微透出一股心虚来。至于朱褆,他进来时允熥留给儿子们读书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半,理直气壮的没有出言,表示自己没有读完《诸葛亮传》。

  允熥看了他们一眼,继续说道:“既然都已经十分仔细看过《诸葛亮传》,那你们以为,三顾茅庐武侯出山后,所犯下的最大错误是什么?”

  “爹,指的是内政、外交或是用兵打仗?”文垣问道。

  “均算在内。”允熥解释道:“凡是武侯做下之事。”

  听到这话,这些孩子都松了口气。诸葛亮可是非常著名的人,不仅是因为他本身就接近一个完人,中国历史上最接近完人的政治家,更是因为历朝历代的皇帝、文人吹捧,使得真真假假地有关诸葛亮的故事人人都知道些,他们也都能分辨出那件是真的,大概说上一件事就能将这个问题对付过去。

  不过这样想的都是年纪还小的,年纪大些的才不会这样想,文垣等都开始认真琢磨起来,包括朱褆与朱裪。朱裪就不必说了,这么爱读书的人肯定会认真思索这个问题;朱褆虽然平日里没有世子的样子,但也知道允熥这是在考教,皱着眉头想了起来。

  “爹,儿子以为是在入蜀后未能妥善安排荆州之事。‘若跨有荆、益,保其岩阻,西和诸戎,南抚夷越,外结好孙权,内修政理。天下有变,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、洛,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’,这是武侯隆中对之时定下的策略,之后蜀汉也一直按照这个策略行事。”

  “但儿子不知是武侯疏忽,亦或是也无好办法,在入蜀后并未妥善安排荆州之事。若蜀汉跨有荆益,则蜀汉强而东吴弱,且若是蜀汉依照隆中对之策灭亡魏国,东吴也不能幸存;何况荆州位置十分重要,又与扬州水路相连能攻能守,东吴必定觊觎荆州。这样一来,荆州两面受敌,若想守住十分困难

  请收藏:https://m.fnxsw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