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11、贾雨村得势荣国府_红楼意难忘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且不说林府治丧之事如何,但说贾敏仙逝之后,整个贾府内院的事务便压在了林黛玉的肩头,林黛玉便没了继续求学的念头。原本林黛玉对国学的兴趣就有限,何况自己的老师还是那个出了名的伪君子——贾雨村,便禀了父亲,将进学的日子改成了三日一次。林如海本就只是让黛玉认些字便可,听到黛玉如此禀告之后,便随了她的愿。

  因为上学的日子少了起来,贾雨村便多了些空暇时间。因为寄身林府,朝廷的邸报也是可见的。忽一日,贾雨村见到朝廷准备启用旧员,他便动了心思。因为第一次为官的时候,这贾雨村倒是个正人君子,因为不通变故便被上司寻了个由头弹劾罢官。这一遭让贾雨村的理想主义灭了不少,寄身林府之后,整日目睹的又是江南官场的倾轧,贾雨村的想法便多了起来。正是林如海的聘任及后来的推荐,给日后的贾府埋下了一个大隐患,此乃后话。

  当然贾雨村知道如果要得到复用要的是关系和银两,而这两样他都没有。无可奈何之下,贾雨村只得面谋与林如海。这林如海原本就打算找个人送林黛玉进京,见贾雨村想进京谋些门路,便动了相托之念。

  林如海道:“这些时日因拙荆过世怠慢了尊兄。如今弟听闻朝廷重开仕途,而天缘凑巧,京中岳母顾念小女可怜便已派了家人来接。只是因小女心情未曾平复,故尚未成行。如今我正念及雨村兄的开蒙教导之恩尚未经酬报,既遇此良机,弟已修下荐书一封,转托内兄在京中寻了可靠之人来助兄长一臂之力,如此方可略表弟之诚意。其中诸事不劳雨村兄多虑矣。”

  见林如海对自己如此之好,贾雨村哪有不答应的理由?他强压下心中的喜悦,一面打恭,谢不释口;一面又问:“不知令亲大人如何称呼?现官居何位?只怕吾辈晚生行事草率,如此贸然前去,怕冲撞了诸位大人也不美。”

  林如海笑道:“弟之岳家与雨村兄乃是同宗谱的贾家,系荣国公之孙:大内兄名赦,字恩侯,承蒙天恩,袭了一等将军;二内兄名政,字存周,乃科举出身,蒙恩进仕途,现任工部员外郎。我那二内兄为人谦恭厚道,大有其祖上遗风,绝非那些个慢待清流之膏粱纨绔,如此弟方书信相托。一则全尊兄之抱负,二则也是托兄照顾弟之小女。”

  听到林如海如此说,贾雨村大喜,忙躬身致谢应了下来。林如海便与之谋划行程。

  很快,林如海与贾雨村安排下了一切事宜便进内院告之黛玉,黛玉早已知晓林如海要安排自己进京避难,便道:“女儿此去已属不孝,无奈母亲遗命,父亲又如此说,那女儿惟有叩首以谢父母之恩。”说完林黛玉便跪下,规矩磕了三次头。她知道这一去,怕是与

  请收藏:https://m.fnxsw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